加尔各答(Calcutta |
是印度最大的城市,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,现为西孟加拉邦首府,人口916.56万。加尔各答距今只 有300多年的历史。1690年,英国殖民主义者把侵略魔爪伸到印度东部,在恒河三角洲下游东岸,找到一块可以停泊海轮的落脚点,并建立东印度公司经纪所,成为孟买的一个殖民地。1716年,英国东印度公司耗资500万卢比,在这里修建厂威廉大城堡,侵占者将毗连的三个村庄连在一起,并以其中一个村名"加尔各答"命名了这座城堡,以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商埠和工业中心。1757年普拉西战役之后,加尔各答便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侵略南亚次大陆的大本营。1858年后,它又成为"英属印度"首都。直到1931年英国殖民当局把首都迁到新德里前,它一直是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中心。加尔各答以达尔豪谢广场为中心,广场中央有一个四方形的水池,历代英国国王、总督的铜像竖立在广场附近。市中心还有一个乔林基广场,广场的一边竖立着萨希德柱,高50米,汇集了埃及、叙利亚和土耳其的建筑风格。维多利亚纪念馆也坐落在附近。
加尔各答北部为文教和科研区,以加尔各答大学为中心的文化教育及科研机构都集中在这一带。加尔各答南部有国家图书馆、动物园、植物园、尼赫鲁儿童博物馆。加尔各答是世界最大的黄麻工业基地,拥有94家黄麻加工厂,工人20多万。另外,加尔各答其他工业也很发达,主要工业有机械、化工、军工、车辆、电机、服装、造纸、陶瓷、食品等。加尔各答港吞吐全国1/3的货物,是仅次于孟买的第二大海港。主要输出煤炭、锰矿石、茶叶、黄麻织品、棉织品,输入石油、粮食、机器设备、车辆、钢材等。加尔各答是印度最为现代化的城市,全印度只有这里有电车和地下铁路。
加尔各答使东方文化和西洋色彩混杂其间,形成在印度其他城市内无法见到的特色。加尔各答新市区的游览路线,英国色彩浓厚。游览地区以遗留下来的英国建筑物、殖民地时代的遗迹和各种宗教寺院为主。换句话说,加尔各答是一个多样化的都市,现代文明和传统古老文化在此并存。
|
马坦公园(Maidan p a rk) |
位于胡格利河(Hooghly River)和乔林基街(Chowringhee Road)之间的广大公园,园内绿荫蔽天,草木扶疏,是市民休憩的绝佳去处。马坦公园中央河畔附近有威廉堡,东南有维多利亚纪念馆及广大的赛马场、足球场等建筑物。
|
伊甸园花圃(Eden Garden) |
它位于马坦公园的北面,花圃内的水池种有许多睡莲,荷花飘香,别具雅趣。水池旁有缅甸式的佛塔和露天音乐室,由此远眺胡格利河的落日,别有一番风味。
|
威廉堡(Fort William) |
位于马坦公园的中央河畔附近,是英国为了统治印度人民而建的要塞。威廉堡一面临河,三面都是壕沟,随时可引进河水,堡内侧有3层重墙。现在的威廉堡为邦政府所在地,不能参观。
|
乔林基街(Chowringhee Road) |
乔林基街是加尔各答最热闹的大街,到处呈现欧洲风格,位于马坦公园的东边。街道旁大饭店、餐厅、工艺品店林立。现在又称尼赫鲁街(Jawaharla Nehru Road)。
|
印度博物馆(Indian Museum) |
位于乔林基街旁,是公元1875年建造的意大风格建筑物。馆内展内丰富的印度文化遗产,分为考古学、艺术、民族学、地质学、物产、动物学等六大部门,其中考古学部门陈列丰富,从印度的古文明时代到回教时代的物品,均在此展示,佛教和印度教优美的艺术品也收藏于此。艺术部门展示印度各地的纺织品、地毯、金属及象牙制的艺术品。民族学部门介绍印度各地的风俗习惯、风土人情。地质学部门号称亚洲最大的地质学展览馆。
开放时间:10:00~17:30 (3月~1 月),10:00~16:30(12月~翌年2月)。星期一休息。
|
维多利亚纪念馆(Victoria Memorial Hall) |
位于马坦公园东南方,融合文艺复兴时期和回教风格建筑而成的白色宫殿。这座白色宫殿矗立住绿草地上,仿佛一艘荡漾在碧波上的白船,高资典雅,是加尔各答最美丽的建筑物。
维多利亚纪念馆完成1921年,分成博物馆和美术馆,内部的展品多达3500件 分列于25间展览室、这些展品包括从印度各地收集来的美术品和史书、维多利亚时代的史迹素描和绘画等等。
开放时间:10:00~16:30。星期一休息。
|
动物园 (Zoological Gardens) |
位于马坦公园南边,园内遍植热带树木,并饲养热带动物和珍奇异兽.其中以白虎最著名。此动物园于公元1876年为纪念爱德华七世来访而建,国内的动物园采用开放式饲养,它们可以自由走,而不是关在笼子里。该动物间里还有一种由狮子与老虎合生的动物(被称之为Tigoon)。开放时间:日出到日落。
|
讷科达清真寺(Nakhoda Mosque) |
位于政府大厦北方 1千米处,是一座巨大的圆顶回教寺院,两座塔高达46米,内部大厅可容纳10000名回教徒同时祈祷。开放时间:6:00~22:00。
|
耆那寺(Jaina Temple) |
加尔各答有两座耆那寺,一座位于胡格利河畔的斯威丹姆贝寺(Swetamber),另一座是市区北方的迪格姆贝寺(Digamber),通常提到的耆那寺是指迪格姆贝寺。迪格姆贝寺建于公元1867年,是加尔各答最优美的建筑物之一。石材、陶片、镜子。捷克制的玻璃等建筑材料,使得迪格姆贝寺显得气派华丽。寺前的庭园有美人鱼、马其顿士兵、阿拉伯贵族等雕刻。这里还奉祀耆那教的预言者辛塔鲁那托的塑像,塑像被安置在银制的莲花座上,额头上镶有钻石。参观时间:6:00~12:00,15:00~19:00。
|
白鲁尔庙(Belur Math) |
印度教寺庙,位于加尔各答中附近。19世纪下半叶印度著名哲学家白鲁尔的弟子为其而建造。白鲁尔是印度教改革家罗摩克里希那的弟子,曾参加当时最有影响的宗教和社会改良运动,后皈依罗摩克里希那,献身于印度的宗教和社会改革活动。他呼吁驱除封建社会暴君,打破宗教和种姓对立,提高妇女权利等,在印度社会各个阶层有着广泛的影响,被人们视为精神导师,尊为圣人。白鲁尔出家后,就曾在此托钵苦修,领悟人生真谛。寺庙建筑形式奇特,下半部为传统的印度教寺院结构,上半部为伊斯兰教清真寺穹顶形式,整座建筑共三层,占地面积广大;有多进院落。前面建筑的大门雄伟高大,门上方的墙上雕刻了美丽花纹,两边山墙立有钵形塔。再往上为三座两边低中间高的钵形塔,烘托出整座建筑既庄严又不失豪华的气氛。后面为主体建筑,一座钵形伫立房顶。上又有一小塔耸于塔顶,塔尖直立前天。整座建筑错落有致、浑然一体。风格独特。1902年白鲁尔在此逝世,并葬于此,印度各地的信徒都来此瞻拜、白鲁尔生前建立的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总部也在寺内,故大是世界印度教教会的总部和中心。
参观时间;6:30~12:00,15:00~19:00。
|
达克希涅斯瓦尔庙(Daksineswar Temple) |
印度教圣地位于加尔各答市北14千米处。建造时间不详,大约在19世纪中期。原为当地一所普通的祭拜时母的庙宇,后因罗摩克里希那而出名。罗摩克里希那是近代印度著名的宗教改革家,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婆罗门家庭,父母是印度教徒。他曾学习过印度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等宗教知识,在传统印度教的基础上,综合各改革派的学说,提出了"人类宗教"的新体系,主张宗教的使命是实现人类"普遍的爱",因此,宗教徒的职责应是为人服务。罗摩克里希那的大哥罗姆俱摩尔是达克希涅斯瓦尔庙的祭司。大哥逝世后,他接替了兄长的工作,从此一生住在寺内,从事印度教的改革活动,对印度社会改良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在孟加拉邦地区,他地成为家家户户崇拜的对象。死后弟子们成立了"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",现已成为世界性的组织。这座坐落在恒河岸边的祖师寺院,也成为全世界各地教徒瞻拜的圣地和祖庭。
|
加尔各答寺(Calcutta Temple) |
位于市区南方约5.6千米处的印度教寺庙,建于公元1809年。这里是加尔各答最富印度气息的地方.据说加尔各答之名即源于此。北教徒不能进入大殿。12世纪以前,此地为原始多林,人烟稀少,豺狼出没。森那王朝巴拉尔森那上笃信印度教,将此地建成了宗教圣地。历时8年建成伽利女神庙,以后又建造了那特庙等。那特庙内有一尊迦利女神石像,像下半部埋入土内,上半身外露,头戴金冠,腰挂首饰,手腕戴着金镯,舌头和眉毛以纯金制成,头上置有大银伞一把。印度教徒对此神尊崇尤甚,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来的教徒到寺进香奉神。他们带着大米、白糖、糖果、面粉、香蕉等物品,日供量达数百斤之多。在节日期间;虔诚的信徒还将牛、羊供奉,表明该寺地位十分重要。开放时间:日出~22:00。
|
玄奘寺(Xuan Zhuang Tempel) |
印度的中国佛教寺院,位于加尔各答市内,1971年由旅印华侨出资建造。寺院占地12亩,完全按照传统中国寺院式样建造,前后三进殿堂,寺门挂有中文"玄奖寺"匾额一块。该寺在所有印度中国系寺院中居于首位,是在印度的中国华侨和佛教徒的活动中心。寺院住持悟谦法师祖籍陕西,已在印度驻锡30余年,现任世界佛教联谊会副主席、世界佛教华僧大会印度区主席、印度华侨总会副主席。
|
植物园(Botanical Gardens) |
位于胡格利河的对岸,距市中心约20千米。建于公元1787年,面积11050平方米,园内有12000种以上的植物。世界最大的榕树即在园区内,高25米,盘根错节,非常壮观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