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城市指南
佛的人生足迹- Buddha”s footstep.
蓝毗尼-lumbini.
今2500年前,在喜马拉雅山南边的河西流城,有一王国。一天夜里 ,王妃摩那夫人在梦里见到一头白象从她的右腋进入体内,之后她就怀了。为了顺利产下王子摩那夫人去娘家。途中在论比尼花园休息的时候,王子从右腋出生了。
菩提伽耶-Buddha Gaya.
菩提伽耶寺是印度最重要的古迹之一。自19世纪后期经重建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以来,一直充满了争议。菩提伽耶寺位于先期建成的寺庙的对面,耸立在佛陀结跌趺坐和成道的地方。那些对揭开和恢复印度过去可信记载有兴趣的人争辩道,现在这个模样最多只是保留了12世纪最后一次重建后所形成的样子。据古代朝圣者形容,该寺最早的样子,除了遗留下来的一些痕迹外(但已被现代化的地板、塔、墙和栏杆覆盖),几乎全都没有了。近代重建——寺的现状,为什么菩提伽耶很著名的?
王舍城(Rajgiri )
印度语和英文发音:罗吉革里或罗吉革、罗子革、罗尺革)为中印度大国摩揭陀国都城(现今菩提伽耶东北方约65公里处)周匝五山围绕,
其地平正。内外两道大圆石砌的城墙,外城墙圆周40公里,墙厚5米,高11英尺;内城墙圆周7英里,现在内外大石城只剩下遗址。摩揭陀王先前所在城都,七
番为火所烧,后于此建都,安然无事,所以立此城名(王舍)。城中迦兰陀园竹林精舍及北面灵鹫山等地,是佛陀讲说《思益经》、《大般若经》与《法华经
》处,也是世尊弘化晚年,提婆达多及伴党,破和合僧、分裂僧团,佛陀慈悲化度,令其临终悔悟的地方。佛陀为何常住王舍城弘化?据《大智度论》记载,
有以下数点:1.佛于此国尼连禅河附近菩提树下成道,为报法身地恩,多住于此。2.此处山中,坐禅精舍多,闲静离喧,利于修定。3.六师外道及大论议师,
皆住于此,佛于此多闻智人中最为第一,能破彼邪见。4.此国丰乐,乞食易得,瓶沙王为大护法,常供千僧斋。所以佛涅槃后,初次三藏经典结集,即是在阿
阇世王护持下,于此城毕泊罗山中七叶窟举行。
竹林精舍
竹林精舍( KALANDAKA VENUVANA
嘎兰达噶
午瓦那)古名迦兰陀竹园,附近有迦兰陀池:有精舍石基砖室。如来在世多居此中。说法开化导凡拯俗。今作如来之身。初此城中有大长者迦兰陀。时称豪贵
以大竹园施诸外道。及见如来闻法净信。追昔竹园居彼异众。今天人师无以馆舍。时诸神鬼感其诚心。斥逐外道而告之曰。长者迦兰陀当以竹园起佛精舍。汝
宜速去得免危厄。外道愤恚含怒而去。长者于此建立精舍。功成事毕躬往请佛。如来是时遂受其施。位置是离汽车站1公里左右公路右边,STATUE
OF BUDDHA IN VENUVAN JAPANESE TEMPLE 现在日本僧人修复寺院的中文路牌是:新竹林精舍。
灵鹫山(GRIDH KOOT )
灵鹫山( GRIDH KOOT )
藏语发音:恰够鹏布日大唐古言鹫峰亦谓鹫台)据说佛陀在此长期居住了14年,许多大称经典都是在这里宣扬。当年著名的佛陀传心妙法灵山拈花,迦叶点头
就在此圣地,传到印度第28代高僧达摩祖师,再来河南少林寺弘法,是中国禅宗心法衣钵接香开始。温泉旁的路口去大约4公里,步行或坐大马车每人10卢比
一多半路程,到山下再步行登顶。过去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,曾来这里朝拜时,看见漫山遍野堆积的都是梵文经书,无法下脚恐踩经书,只好在山下对着山
顶遥遥一拜而去;而普通的人只能看到的是满山石头!接北山之阳。孤山特起既栖鹫鸟。高台空翠相映。浓淡分色。如来御世垂五十年。多居此山广说妙法。
频婆娑罗王为闻法故兴发人徒。自山麓至峰岑。跨谷凌岩编石为阶。广十余步。长五六里。中路有二小佛塔。一谓下乘。即王至此徒行以进。一谓退凡。即简
凡人不令同往。其山顶则东西长南北狭。西北石室前有大盘石,尊者阿难于此入定。魔王化作鹫鸟。于黑月夜分据其大石。奋翼惊鸣以怖尊者。尊者是时惊惧
无措。如来鉴见伸手安慰。通过石壁摩阿难顶。以大慈言而告之曰。魔所变化宜无怖惧。阿难蒙慰身心安乐。石上鸟迹崖中通穴。岁月虽久于今尚存。东北石
涧中有大盘石。是如来晒袈裟之处。衣文明彻皎如雕刻。其傍石上有佛脚迹。轮文虽暗规摸可察。
那兰陀寺(MAIN TEMPLE AND STUPA NALANDA )
加持力第一
那兰陀寺(MAIN TEMPLE AND STUPA NALANDA印度语及英文发音:那兰大
译意施无厌;藏语发音:那兰扎)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,为大国王建都此地。悲愍众生好乐周给,时美其德号施无厌。由是伽蓝因以为称,其地本庵没罗园。
五百商人以十亿金钱买以施佛,佛于此处三月说法,诸商人等亦证圣果!西游记里所说的西天大雷音寺就是指这里,公元7世纪大唐高僧玄奘法师来这里留学
,校长是戒贤法师。这里很著名也是源于大乘教创始人龙树菩萨,任第一界校长。其次有中观派学者提婆、瑜珈派的无著和弟弟世亲、逻辑派的陈那、再其次
是护法( DHARMA-PALA)
他的继任者是戒贤。以及对西藏佛教弘扬的祖师莲花生、寂护等,都是这里的高僧。中国古代除了法显和玄奘以外,先后14位僧人来
这里留学。公元673年义净,在这里也住了很长时间,他写的历史甚至比玄奘写的更详细。他说比丘过着安静理想的生活,是一切佛教徒的模范。寺院记时是 滴漏的水钟。
印度旅游套餐
Discover
We are Proud Recipients
National Tourism Award presented by H.E The President of India
World Travel Brand Award
International Quality Award